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君史与民史的变调——以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为例 收藏

君史与民史的变调——以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为例

The History of the Emperor and The History of the People:Chinese Historical Textbooks of the 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

作     者:刘开军 LIU Kaijun

作者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版 物:《历史教学问题》 (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年 卷 期:2019年第5期

页      面:16-20,142页

学科分类:060203[历史学-史学理论及中国史学史] 06[历史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主  题:君史 民史 京师大学堂 梁启超 陈黻宸 

摘      要:君史与民史之争为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年的中国史学界热议话题。新近整理出版的四部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中,屠寄的讲义已多少染上了一点民史的色彩。陈黻宸的讲义强调人类历史发展的公理与公例,专门讨论社会之原理,是对君史的一种对抗。王舟瑶置学术史于第一位,也有疏离君史、接近民史之意。但王舟瑶认为旧史学中有君亦有民,不能引申为旧史学只是君史。汪荣宝大讲清代政治、军事和外交,叙述爱新觉罗一姓之兴衰,所编讲义基本上可以认定为一部清朝君史。于是,我们观察到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编纂民史者,反对摒弃旧史学;撰写君史者,又深谙新史学。君史与民史在京师大学堂的讲台上共同演绎了史学的变调。这或许不合乎人们固有的印象与想象,但却可能更接近清季史学的真相。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