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布容地磁极性倒转在黄土高原东南缘记录的可靠性探讨
DISCUSSION ON THE RECORDING FIDELITY OF THE MATUYAMA/BRUNHES BOUNDARY IN THE SOUTHEASTERN EXTREMITY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作者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古地磁实验室北京10008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University of BergenAllegaten41N-5007 BergenNorway
出 版 物:《第四纪研究》 (Quaternary Sciences)
年 卷 期:2007年第27卷第6期
页 面:963-97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801[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07[理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0705[理学-地理学] 070501[理学-自然地理学]
基 金: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批准号:12120107117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774027)资助
主 题:MB极性转换 海陆对比 Lock—in效应 古气候替代性指标
摘 要:中国黄土的剩磁获得机理和Lock-in深度问题是目前黄土古地磁研究的焦点和核心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黄土时间标尺的精确度和海陆古气候对比的可靠性。文章以黄土高原东南缘三门峡曹村剖面获得的高分辨率古地磁极性界线作为年代控制点,通过黄土-古土壤序列1.1Ma以来的磁气候记录与近年来中、高纬度大西洋ODP/DSDP钻孔中获得的具有高分辨率古地磁年代约束的深海氧同位素记录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提出与传统的海陆对比不同的基于古地磁界线的海陆对比方案:松山/布容地磁极性转换界线记录在曹村剖面S8的顶部,可对应深海沉积的MIS19,而不是前人认为的MIS21。黄土高原不同地区记录东亚冬、夏季风的差异性和变化性可能是全球具同时性的松山/布容地磁极性转换在黄土高原不同地区产出层位不一致性的主要原因,而基于Lock-in模型的天文年代标尺则可能高估了黄土/古土壤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