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桩间三维土拱效应颗粒流数值模拟及其演化规律 收藏

桩间三维土拱效应颗粒流数值模拟及其演化规律

Discrete element simulation and evolution pattern of three-dimensional soil arching between anti-slide piles

作     者:王桂林 冉龙宝 张亮 Wang Guilin;Ran Longbao;Zhang Liang

作者机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5 重庆大学库区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400045 

出 版 物:《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Journal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19年第41卷第5期

页      面:1-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305[艺术学-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 08[工学] 081401[工学-岩土工程] 0813[工学-建筑学] 0814[工学-土木工程]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5501)~~ 

主  题:抗滑桩 土拱 颗粒流分析程序 演化规律 土拱厚度 

摘      要:抗滑桩桩间形成的土拱是水平土拱和竖向摩擦拱的共同体现,具有明显的三维特征。利用颗粒流分析软件PFC 3D 建立数值模型,在桩后不同高度处及同一水平面不同位置设置一系列测量球,监测桩后土体应力变化情况。结合颗粒位移变化情况对抗滑桩桩间三维土拱效应的形成演化进行分析,并对土拱厚度的演化规律做了深入研究,提出结合相对位移和最大主应力等值线综合确定土拱厚度的新方法。分析表明:桩后土拱由桩间临空面靠近桩底开始并不断向土体内部和上部发展,土拱的破坏过程由桩底向桩顶扩展;土拱厚度随深度变化表现为沿桩底向桩顶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土拱厚度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随着加载时间增加,土拱厚度先增加后减小直至土拱破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