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新几内亚-所罗门弧俯冲体系动力过程:板块起始俯冲的制约 收藏

新几内亚-所罗门弧俯冲体系动力过程:板块起始俯冲的制约

Subduction dynamics of the New-Guinea-Solomon arc system: Constraints from the subduction initiation of the plate

作     者:宫伟 姜效典 邢军辉 李德勇 徐冲 GONG Wei;JIANG Xiaodian;XING Junhui;LI Deyong;XU Chong

作者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0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青岛266237 

出 版 物:《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

年 卷 期:2019年第39卷第5期

页      面:115-13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704[理学-海洋地质]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基于流体地球物理表征的新几内亚-所罗门弧俯冲起始动力学机制”(918582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翁通爪哇海台俯冲在新几内亚-所罗门弧体系中所罗门海盆的构造记录”(41906048) 

主  题:新几内亚-所罗门弧 翁通爪哇海台 俯冲构造动力 密度 流体 

摘      要:新几内亚-所罗门弧(PN-SL)位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汇聚边界、新特提斯构造域东端。晚白垩世以来,逐渐演化形成复杂的沟-弧-盆-台、俯冲时序完整的俯冲构造体系。受多期次、多类型板块俯冲起始作用的制约,PN-SL俯冲体系深部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板块俯冲深度由500km减小至不足100km,板块俯冲角度则由70°减小至30°。俯冲体系东侧毗邻的翁通爪哇海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台,其显著的“凸起构造以及低密度结构,重新塑造了PN-SL俯冲体系的构造格局,但不同于低密度结构俯冲诱发海沟位置后移、俯冲极性反转二元经典模式,弧后所罗门海盆发生反向俯冲的同时,中新世以来呈现出NW向、NE向和SW向的多向俯冲过程。这意味着翁通爪哇海台与PN-SL俯冲体系汇聚形变过程并非仅依据板块密度变化来简单解释,需要考虑其复杂的构造环境和诸多的构造要素。特别是作为岩石圈强度的重要影响因子—俯冲体系流体活动,导致岩石圈强度减弱、熔点降低的同时,伴随板块俯冲向地球深部运移,促使板片脱水并与地幔楔发生水化交代作用,进而改变壳幔物质组成及流变学性质,诱发地幔楔部分熔融和岛弧岩浆活动,是理解板块俯冲构造动力的关键切入点。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