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甘蓝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 收藏

甘蓝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

Study on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disease resistance of cabbage wilt at seedling stage

作     者:李岸 蔡美杰 张鑫鑫 孙庆国 王谦 张恩慧 LI An;CAI Meijie;ZHANG Xinxin;SUN Qingguo;WANG Qian;ZHANG Enhui

作者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出 版 物:《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19年第50卷第10期

页      面:32-3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2[农学-园艺学] 090202[农学-蔬菜学] 

基  金: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1804)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3-01A) 

主  题:甘蓝 枯萎病 苗期 抗病性 鉴定方法 鉴定标准 

摘      要:以4种田间不同抗枯萎病类型甘蓝品种幼苗为试材,以分离甘蓝枯萎病病原菌悬浮液为接种菌液,筛选苗期抗病性鉴定最适接种浓度、最佳方法和最适苗龄;确定植株感病级别划分指标,判断抗病类型。结果表明,甘蓝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最适接种浓度5×10^6孢子·mL^-1;比较灌菌液法、菌土法和浸根法3种接种方法,菌土法接种可更准确反映不同抗病性品种枯萎病发病程度和抗病类型;在子叶期、一叶一心期、二叶一心期、三叶一心期不同幼苗期接种,后两个时期特别是二叶一心期为最佳接种期;依据幼苗植株叶脉黄化程度,植株叶片褪绿、萎蔫甚至枯死等发病主要症状,将甘蓝感病幼苗划分为6个级别。由此确定甘蓝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种子消毒育苗,待幼苗长至二叶一心期时,采用幼苗轻微伤根、菌土法,接种5×10^6孢子·mL^-1枯萎病菌液,16d后调查统计幼苗植株发病程度和感病级别数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