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第十三个月亮的隐喻——论法斯宾德影片中社会化机制下的主体何以... 收藏

第十三个月亮的隐喻——论法斯宾德影片中社会化机制下的主体何以出现

The Implication of the 13th Moon——How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Shaped the Body of Work of His Films

作     者:李崇 梅峰 

作者机构: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2007届影视文化与传播方向本科生 

出 版 物:《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年 卷 期:2007年第4期

页      面:1-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 13[艺术学] 

主  题:环境机制 社会化 主体性 观众认同 

摘      要:作为德国新电影主将的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对现实超乎寻常的关注使其置身于一种狂暴的不安状态。作为二战后出生的一代人,法斯宾德对父辈及自己在战后德国的现实生存环境进行反思,这种反思成为其一贯的主题诉求。社会化的机制生产、个体的主体性如何建立以及主体在现代主义生存方式下的焦虑都以其强烈的美学意愿在电影中得到充分的转化,形成一种对社会现实层面呈批判式的美学风格。本文试图在描述法斯宾德影片美学特征的同时,对导演关于现实的主体性的介入方式进行分析探究,理解法斯宾德如何用影片呈现他的主观理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