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劳动(Affective labor)生产下的感性乌托邦——以《临高启明》的众创为例
作者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版 物:《新闻界》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Monthly)
年 卷 期:2019年第9期
页 面:51-6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302[文学-传播学] 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数字新媒体艺术创新研究”(18ZD12)
主 题:情动劳动(affective labor) 临高启明 自我增值(self-valorization) 后现代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诸多媒介与艺术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迁,尤其是网络文学,不仅与传统文学在内容和题材上显示出极大的不同,而且连它背后的创作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种后现代的情动劳动(Affective labor)成为了当今数字新媒体创作的典型特征,也成为了越来越受关注的研究议题。但是,相关的问题也带来诸多意见相左的声音,这种数字媒介与后现代的劳动方式所带来的,究竟是人的进一步异化还是新的主体性生产?本研究就着这一问题,辨析与梳理了情动劳动的理论意义,深入到典型案例《临高启明》中进行实证,通过深度访谈和网络民族志等质性研究方法,对该问题提供了一手的资料,以及具体的分析与论证。数字新媒体语境之下的这种情动劳动不仅使旧有的媒介型态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带来了人的自我增值(self-valorization)。它恰恰是反抗异化的自主性生产,为社会与文化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与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