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花型滇山茶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关系的AFLP分析
AFLP analysis on genetic diversity and relationship of Camellia reticulata of different floral patterns作者机构:云南省高校林木遗传改良与繁育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4 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4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昆明650224 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4
出 版 物:《植物生理学报》 (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年 卷 期:2019年第55卷第8期
页 面:1222-123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706[农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0907[农学-林学] 09[农学]
基 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青年基金(2014FD028) 西南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C15070)
主 题:滇山茶 花型 遗传多样性 遗传关系 AFLP分子标记
摘 要:利用7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引物组合对16种花型325份样本的滇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开展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关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得到713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100%,Nei 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471,Shannon s信息指数(I)为0.3965。在3种自然类型(nfp)之间,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nfp)为90.46%~99.86%,基因多样性指数(Hnfp)变幅为0.2356~0.2478,Shannon s信息指数(Infp)在0.3786~0.3971之间,遗传多样性水平为重瓣类型单瓣类型半重瓣类型。半重瓣类型(sdp)的5个品种类群间,PPBsdp变幅在83.45%~91.16%之间,Hsdp和Isdp的变化范围分别在0.2052~0.2487和0.3292~0.3880之间,5个品种类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凤凰屏群杜鹃群芙蓉群金穗茶群彩蝶群。重瓣类型(dp)的10个品种类群间,PPBdp介于76.16%~96.91%之间,Hdp在0.2213~0.2565之间,Idp的变化范围在0.3467~0.4026之间,10个品种类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星群蝶翅群牡丹群松子鳞群玫瑰群雪花群梅花群无蕊群莲花群双冠群。不同自然类型或不同品种类群间的基因流值均大于1,自然类型内或品种类群内不同个体遗传差异是滇山茶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来源。非加权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结果能够将16个品种类群鉴别区分,表明基于表型性状的滇山茶品种类群划分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在遗传距离为0.0088处,将16个品种类群划分为5个大组,揭示出半重瓣类型是单瓣类型和重瓣类型的中间过渡类型。本研究结果拟为滇山茶品种类群的划分提供分子水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