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黑龙江省大豆田反枝苋对氟磺胺草醚的抗药性机制研究 收藏

黑龙江省大豆田反枝苋对氟磺胺草醚的抗药性机制研究

Resistance mechanisms of Amaranthus retroflexus to fomesafen in soybean field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作     者:滕春红 王星茗 崔书芳 冯曦茹 王博 马艺倩 岳建超 陶波 TENG Chunhong;WANG Xingming;CUI Shufang;FENG Xiru;WANG Bo;MA Yiqian;YUE Jianchao;TAO Bo

作者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佳木斯桦南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佳木斯154400 

出 版 物:《植物保护》 (Plant Protection)

年 卷 期:2019年第45卷第5期

页      面:197-20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403[农学-农药学(可授农学、理学学位)] 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基  金:东北农业大学“学术骨干”项目(16XG04) 

主  题:反枝苋 氟磺胺草醚 抗药性机制 

摘      要:为明确反枝苋抗性种群对氟磺胺草醚的抗性机制,分别测定了氟磺胺草醚对反枝苋抗性和敏感种群体内原卟啉原氧化酶(PPO)、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磺胺草醚处理后,抗性和敏感反枝苋种群PPO活性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抗性种群活性受到抑制后能逐渐恢复,而敏感种群则不能恢复;施用氟磺胺草醚后,抗性和敏感反枝苋种群GSTs和SOD活性变化无明显差异,抗性和敏感反枝苋种群POD和CAT活性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抗性种群活性受到抑制后能逐渐恢复,而敏感种群则不能恢复。研究表明,反枝苋抗性种群体内PPO对氟磺胺草醚敏感性降低是其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反枝苋POD和CAT对活性氧的抵御能力差异也可能与反枝苋对氟磺胺草醚的抗性有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