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限制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效的关键因素及联合抗肿瘤对策的研究进展 收藏

限制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效的关键因素及联合抗肿瘤对策的研究进展

Key factors limiting the efficacy of immune-checkpoint blockade and research progress on combined anti-tumor strategies

作     者:胡淼 刘秋燕 HU Miao;LIU Qiuyan

作者机构: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 

出 版 物:《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年 卷 期:2019年第26卷第9期

页      面:933-940页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1770966 31570869)~~ 

主  题:恶性肿瘤 免疫检查点 伴随诊断 生物标记物 联合治疗 

摘      要: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尤其是PD-1/PD-L1和CTLA-4阻断性抗体,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美国FDA已经批准该疗法应用于包括黑色素瘤、肾癌、小细胞肺癌以及所有微卫星不稳定的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然而,随着近年来临床前试验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拓展和深入,该疗法的局限性也逐步显现。例如即使在反应性良好的肿瘤类型中,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仅维持在20%~30%,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治疗后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的病例。因此,是什么因素决定或者限制了ICB疗法的有效性?什么类型的肿瘤患者才能从中受益?哪个(或哪些)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受益患者的筛选、治疗效果的评价及预后的判断?上述问题的阐明对该领域的研究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ICB抗肿瘤机制出发,重点讨论制约ICB疗效的关键因素以及当前与ICB联合抗肿瘤研究的进展,旨在梳理哪些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ICB治疗的伴随诊断以及未来ICB联合治疗的应用前景,以期为ICB抗肿瘤的精准医学研究提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