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油藏岩石中油水流动性质与动态接触角的相关性 收藏

油藏岩石中油水流动性质与动态接触角的相关性

作     者:D.N.RAO 

出 版 物:《国外油气地质信息》 (Oil& Gas Geology Information Abroad)

年 卷 期:2005年第3期

页      面:75-82页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主  题:油藏岩石 油水流动性质 动态接触角 室内岩心驱替实验 流动机理 

摘      要:室内岩心驱替实验已确定了了解油藏中流体流动性质的主要步骤。油水相对渗透率或许是岩心驱替实验得到的最普遍的参数,但这些参数只能求助于数学模型中岩石-流体所有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才能描述油藏流动现象。岩石的润湿性是对油藏流体流动机理有强烈影响的因素之一,因此,在过去几十年,有大量根据岩心驱替实验推测润湿性的论文。另一方面,传统上认为原油-水-固体体系中观察到的接触角是真实的或通用的度量润湿性的参数。因此,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问题:根据岩心驱替推测的润湿性与接触角之间有联系吗?根据以前的文献似乎不能得出确定性的回答,原因有二个方面:①Craig广义经验方法虽然可以近似比较,尤其是极端情况下润湿的比较,但不能直接推导出表征润湿性的岩石——流体相互作用的大小;②常规的接触角测量普遍存在一个再现性问题。在其它文献中报导的双滴双晶板(DDDC)技术,似乎解决了接触角测量中再现性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目的是将对差别较大的岩石-流体体系用有再现性的DDDC法检测结果与用油藏和贝雷岩心进行的水驱实验得到的对应油水相对渗透率相比较。共比较了10种不同实验结果。其中有8种岩石-流体体系水驱实验结果与接触角测量结果得出的润湿性类似,而其余两种差别明显。对结果的一致性与差异性进行了解释,重点是弄清岩心分析与油藏流体分布和流动机理之间的重要关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