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针刺治疗婴幼儿期痉挛型脑性瘫痪疗效分析 收藏

针刺治疗婴幼儿期痉挛型脑性瘫痪疗效分析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for spastic cerebral palsy in infancy stage

作     者:张鑫 车月苹 李海峰 尹宏伟 陈彤 董庆 杜瑜 ZHANG Xin;CHE Yue-ping;LI Hai-feng;YIN Hong-wei;CHEN Tong;DONG Qing;DU Yu

作者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 

出 版 物:《中国针灸》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年 卷 期:2019年第39卷第9期

页      面:940-94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基  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7ZA093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项目:2016YFC1306205 “十三五”浙江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2017-XK-A41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F19H090020 

主  题:痉挛型脑性瘫痪 针刺 表面肌电图 粗大运动功能 格赛尔发展量表 

摘      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婴幼儿期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将62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运动疗法、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言语认知训练、推拿治疗),观察组患儿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行针刺治疗,以百会、四神聪、运动区、夹脊穴、委中、悬钟、足三里、合谷为主穴,每次针刺留针15~20 min,每日1次,1周治疗5 d,45 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0 d,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格赛尔发展量表适应性DQ分值、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评分、内收肌及腓肠肌肌张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格赛尔发展量表适应性DQ分值增高(P0.05),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认知水平,改善痉挛状态,提高运动能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