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东北地区SKS分裂的上地幔各向异性结构与动力学 收藏

中国东北地区SKS分裂的上地幔各向异性结构与动力学

Upper-mantle seismic anisotropy structure and dynamics beneath NE China inferred from SKS splitting analysis

作     者:鲁明文 雷建设 张贵宾 LU MingWen;LEI JianShe;ZHANG GuiBin

作者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出 版 物:《地球物理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年 卷 期:2019年第62卷第9期

页      面:3365-338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801[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07[理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基  金: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2017-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530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409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18000000)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600408)资助 

主  题:SKS波分裂 地震各向异性 深部动力学 东北地区 

摘      要:本研究收集了中国东北地区2008-2016年九年时间内207个固定地震台站和127个NECESSArray流动地震台站的波形资料,利用SKS波分裂的最小切向能量网格搜索方法获得了243个台站的有效分裂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尽管研究区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基本以NW-SE向为主,但无论是在快波方向上还是快慢波时间延迟上不同构造单元内部与不同构造单元之间均存在着较大差别.大兴安岭造山带北部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自北向南由NNE-SSW向转变为NNW-SSE向,在中部以NW-SE向为主,而南部自北而南由NE-SW向逐渐转变为近E-W向;松辽盆地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在北部自西向东主要表现为由NNW-SSE向逐渐转变为NW-SE向,在中部自西向东由NE-SW向转变为近E-W向,而在南部既有NE-SW向又有NW-SE向;佳木斯地块各向异性方向由西部的NW-SE转变为东部的NNW-SSE,同时快慢波时间延迟逐渐变大;长白山造山带北部自北向南由NW-SE向逐渐转变为近E-W向,中部各向异性快波方向为NNW-SSE向,且快慢波时间延迟较大,而南部以NW-SE向为主;燕山造山带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主要沿E-W向分布,基本平行于燕山造山带的走向.这些结果说明,尽管复杂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与局部岩石圈拆沉和热物质上涌有关,但更重要是与大地幔楔中物质水平流等动力过程密切相关,也有待将来结合更多地震资料如面波不同深度的特征各向异性进行分析.在阿巴嘎火山群、哈拉哈火山群、长白山火山、龙岗火山和镜泊湖火山区及五大连池火山区等特殊构造区的周边地区,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围绕这些构造区随方位均发生明显变化,暗示了火山区下方热物质上涌可能影响了大地幔楔中的软流圈物质水平流方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