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比较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对土壤氮的预测研究
Comparison Among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and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for Prediction of Soil Nitrogen with Visible-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作者机构: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中国科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
出 版 物:《光学学报》 (Acta Opt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2年第32卷第8期
页 面:289-29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09[农学] 0804[工学-仪器科学与技术]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16[工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081602[工学-摄影测量与遥感] 081102[工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11[工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090301[农学-土壤学]
主 题:光谱学 土壤光谱 可见近红外 主成分回归 偏最小二乘回归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摘 要:建模方法是影响可见-近红外光谱定量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470~1000nm波段的12个土壤剖面对48个剖面样经过风干、研磨、过筛后进行光谱采集。经一阶微分变换及Savizky-Golay平滑处理后,分别应用主成分回归(PC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3种方法建立土壤全氮(TN)的定量模型。PCR与PLSR两线性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4和0.8,其剩余预测偏差(RPD)分别为2.23和2.22,但两模型仅能用于TN的粗略估计。由PCR提供主成分数,PLSR提供潜变量(LV)数分别作为BPNN的输入所构建的两个非线性模型均明显优于线性模型PCR和PLSR。其中以4个LV作为输入的BPNN-LV模型预测性能最优,R2以及RPD分别达到0.9和3.11。实验结果表明,提取可见-近红外光谱的PLSR LV因子作为BPNN的输入,所建定量模型可用于土壤氮纵向时空分布的快速准确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