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中原音韵》萧豪/歌戈韵入声字又读的音变性质 收藏

论《中原音韵》萧豪/歌戈韵入声字又读的音变性质

The Phonological Change Nature of the Entering Characters from Polyphone in Xiaohao (萧豪) and Gege (歌戈) of Zhongyuanyinyun (中原音韵)

作     者:张玉来 

作者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出 版 物:《语文研究》 (Linguistic Research)

年 卷 期:2016年第2期

页      面:1-1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3[文学-汉语言文字学] 05[文学] 

基  金:的史实及其音系结构"(项目编号:14JHQ040)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中原音韵>的史实及其音系结构"(项目编号:14JHQ040)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中原音韵》 萧豪/歌戈韵 入声字 又读 音变 文白异读 

摘      要:文章认为《中原音韵》音系记录的是14世纪中叶汉语共同语的口语音系,其中记录的萧豪/歌戈两韵重出的44个入声字的又读,反映了汉语共同语音系的重大历史变化。《中原音韵》萧豪/歌戈两韵所收阴声韵的字及各自所归并进的大部分入声字来源不同,界限分明。萧豪/歌戈两韵重出的入声字又读有明显的条件限制:大部分是宕江摄收-k韵尾的浊声母入声字,收-t/-p韵尾的入声字及宕江摄收-k韵尾的清声母入声字很少产生又读。这一事实说明,萧豪/歌戈两韵入声字的又读是特定条件下的又读,其性质跟叠置式文白异读不同。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现代官话方言的分析,文章推定古宕江摄收-k韵尾的入声字,历史上发生了ak〉?? 〉au?〉au/o、uo〉o/uo/γ(?)式的音变。《中原音韵》萧豪/歌戈两韵入声字的又读反映的正是au?(?)〉au(?)/o、uo的消变阶段,其语音性质是离散性的au(?)与o的共时音变,其表现形式虽与叠置式的文白异读类似,但其性质根本不同。文章认为离散式音变也可产生音系内部词语读音的差异,类似方言学界所讨论的文白异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