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收藏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The application of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spot in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作     者:史可云 胡忠义 SHI Ke-yun;HU Zhong-yi

作者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结核重点实验室200433 

出 版 物:《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年 卷 期:2006年第29卷第6期

页      面:414-41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结核病诊断 T淋巴细胞功能 ELISPOT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B淋巴细胞 体外检测 分泌细胞因子 单细胞水平 分泌抗体 

摘      要: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由Czerkinsky等[1]于1983年根据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而建立的一种体外检测单细胞水平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功能的免疫学新技术.起初用于检测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的数量来推断B淋巴细胞的功能,后来用于检测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数量来推断T淋巴细胞功能.Lalvani等[2]首先将ELISPOT用于结核病的诊断后,相关报道日益增多[3].现将ELISPOT在结核病诊断中的进展综述如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