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刘铮的抗争与挑战——走访刘铮 收藏

刘铮的抗争与挑战——走访刘铮

作     者:唐东平 刘铮 

出 版 物:《中国摄影家》 (Chinese Photographers)

年 卷 期:2010年第1期

页      面:92-95页

学科分类:1304[艺术学-美术学] 13[艺术学] 

主  题:刘铮 照片 惊梦 美术 摄影 美术家 摄影家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流淌至今。在这样一个文化的长河里,虽然难以见着什么惊涛骇浪,但在波涛不惊的表征下,却总是夹杂着许多从远古携带下来的泥沙和一路不断泛起的历史沉渣,而在标榜物质、纵情享乐、人心失衡、欲望泛滥的消费时代,这种文化里的原生病魔,在信仰缺损和精神虚位的情形下,则愈加显得猖狂肆虐,不可抑制。继《国人》《革命》和《四美图》,刘铮的新作《惊梦》又在这么一个大时代下产生了,像新生儿落地透气的一声哭喊,哭喊于人声鼎沸的市井。这声音是那样的纤弱无力,以至于又迅速地淹没在一片世俗的噪声里。但这分明是滴着血、揪心疼痛的声音,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新时代呐喊的声音,是抗争和挑战的声音,尽管它还是那样的弱小,不为大多数人所听见,但至少那几个听见的人感受到了那潜在力量的鼓舞。还是在90年代中期,当很多人还沉迷于拍摄美丽照片的时候,刘铮就已经开始了他离经叛道的独立征程。他从记者对各类社会事件的频繁接触中,感受到了真实之中所蕴含的绝望和痛苦以及那内在饱经扭曲的力量,并在影像的叙述上试图与当时以表现美,或以美的形式来表现的主流摄影,进行大胆而彻底的切割,他敏感地将影像的触角伸向社会底层,伸向历来受传统文化呵护,以不再美丽的形式和再也不美丽的内容,向媚俗的影像传统发起了郑重其事的挑战,顺利地完成了记者向艺术家的身份转变。为了弄清刘铮影像背后的逻辑,2008年岁末一个阴冷的下午,我带着自己的两名研究生特意来到了刘铮在亦庄的摄影工作室。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