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两种大鼠骨髓源破骨样细胞诱导方法的比较 收藏

两种大鼠骨髓源破骨样细胞诱导方法的比较

作     者:何剑全 陈健 林华芳 

作者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08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 版 物:《中国老年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年 卷 期:2011年第31卷第6期

页      面:1014-101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基  金:厦门市科技局资助(No.3502z20089036) 

主  题:破骨样细胞 体外培养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 ,25二羟基维生素D3 地塞米松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摘      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大鼠骨髓源破骨样细胞(Osteoclast-like cells,OLC)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方法收集5周龄SD大鼠骨髓细胞悬液,加入M-CSF(10 ng/ml)培养24 h后置入不同的诱导培养体系中,即A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B组:M-CSF+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分别于培养3、5、7、9、12 d利用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TRAP)染色、骨吸收陷窝检测等对获得的OLC进行形态学和功能观察,并进行计数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均可诱导出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细胞。两组细胞数量均于第7天达到最高峰,B组于7、9、12 d获得的细胞数量较A组多(P0.05);B组骨吸收陷窝数于9、12 d时多于A组(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诱导出破骨样细胞,B组诱导OLC的细胞活性和细胞数量高于A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