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前房膜形成的危险因素(英文)
Risk factors for anterior chamber membrane formation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作者机构:土耳其S.B.Ankara Ataturk教研医院眼科
出 版 物:《国际眼科杂志》 (International Eye Science)
年 卷 期:2006年第6卷第6期
页 面:1241-1245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2[医学-眼科学] 10[医学]
主 题:核硬度 超声乳化时间 有效超声乳化时间 后囊破裂 膜形成 纤维素反应
摘 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前房膜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356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单片式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假性囊膜剥脱综合症,核硬度,瞳孔大小,超声时间,实际超声时间,系统性疾病,术中并发症(囊膜撕裂,悬韧带断裂,后囊破裂伴玻璃体丢失),IOL植入位置和术后并发症(眼内压变化,粘连形成)作为膜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观察到111例患者(8.1%)术后出现伴有膜形成的纤维素性前葡萄膜炎。膜形成平均时间是术后第2d(术后第1~7d),膜存在持续时间平均为5.2d(1~48d)。在膜形成病例中,+4级核病例占45%,而在无膜形成病例中仅为13.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膜形成组,平均超声时间为2.4min,平均实际超声时间为32.8s,而无膜形成组分别为1.8min和22.1s。这两项参数在膜形成组均明显较长(P0.05)。在膜形成组中,出现后囊破裂伴玻璃体丢失和IOL睫状沟植入者占33%,而无膜形成组为11%(P0.05)。其他危险因素在膜形成组和无膜形成组中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第1d和第7d,平均最佳矫正视力(Snellen视力表)在膜形成组分别为0.2和0.4,无膜形成组为0.4和0.6(P0.05)。但术后3mo,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在膜形成组和无膜形成组中结果相似(分别为0.8和0.9)。结论:晶状体核硬度较高,较长超声时间和实际超声时间,术中后囊破裂是术后前房纤维膜形成的明显相关性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