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位置的评估
Evaluation of the electrode position by CBCT following cochlear implantation作者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济南25003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耳鼻咽喉科学重点实验室济南250033
出 版 物:《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年 卷 期:2019年第54卷第8期
页 面:566-57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3[医学-耳鼻咽喉科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0924)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6GSF201089)
主 题: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耳蜗植入术 耳蜗 电极
摘 要: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观察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在耳蜗内的分布情况,为临床应用CBCT评估电极位置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人工耳蜗植入的25例(27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17耳),女10例(10耳);年龄0.5~7.0岁,中位年龄1.6岁;单侧植入23例,双侧植入2例.植入体均采用MED-EL标准12对电极阵列.采用CBCT观察电极在耳蜗中的位置,测量电极与蜗轴之间的距离以及植入到耳蜗内的长度.采用SPSS 22.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BCT可以清楚显示圆窗、卵圆窗、蜗轴、骨蜗管、骨螺旋板、电极等结构.25例(27耳)患者的人工耳蜗电极阵列均完全植入到耳蜗内,其中26耳位于鼓阶内,1耳电极由鼓阶进入到前庭阶内.电极植入耳蜗内长度平均为30.23 mm(95%CI,30.04~30.71 mm);电极与蜗轴之间的距离在第1~4个电极对区间逐渐增大,并在第4个电极对处达到最大值,平均1.10 mm (95%CI,1.02~1.18 mm),之后从第5个电极对开始,逐渐缩小.结论 CBCT可清晰显示人工耳蜗植入后的电极位置信息和耳蜗细微结构,可用于临床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位置的精确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