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烧结制度对钒尾矿陶粒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收藏

烧结制度对钒尾矿陶粒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Effect of Temperature System on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Roasting Ceramsites Prepared with Vanadium Tailings

作     者:陈佳 陈铁军 张一敏 Chen Jia;Chen Tiejun;Zhang Yimin

作者机构: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理系云南临沧677000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出 版 物:《金属矿山》 (Metal Mine)

年 卷 期:2014年第43卷第7期

页      面:172-176页

学科分类:081902[工学-矿物加工工程] 0819[工学-矿业工程] 08[工学] 

基  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1BAB05B04) 

主  题:钒尾矿 烧结陶粒 温度制度 XRD SEM 

摘      要:湖北某石煤提钒尾矿是一种优质陶粒原料,为了揭示烧结制度对陶粒性能及结构的影响,以不同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下陶粒的XRD图谱、SEM照片分析为手段,对颗粒强度和吸水率随预热及烧结的温度和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提高烧结温度、延长烧结时间,陶粒的颗粒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吸水率下降,这是由于适当提高烧结温度或延长烧结时间,均有利于生成新的长石,新生成的长石与石英等硅铝酸盐矿物形成低共熔物,填充在坯体颗粒间,使陶粒内部形成相对均匀的不连通气孔,因而提高陶粒的强度、降低陶粒的吸水率;过高的烧结温度或过长的烧结时间会使陶粒内部形成的多元低共熔物发生不均匀流动,导致气孔兼并、结构疏松,因而陶粒的强度下降。2在预热温度为400℃,预热时间为30 min,烧结温度为1 130℃,烧结时间为10 min情况下,所得陶粒吸水率、筒压强度、粒型系数、堆积密度及颗粒级配均达到GB/T 17431.1—1998要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