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椎动脉优势对基底动脉形态及血管性眩晕的影响 收藏

椎动脉优势对基底动脉形态及血管性眩晕的影响

Vertebral artery dominance affects basflar artery curvature and vascular vertigo

作     者:卢万俊 仇圣刚 彭剑 Lu Wanjun;Qiu Shenggang;Peng Jian

作者机构:扬州大学附属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扬州225200 扬州大学附属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影像科扬州225200 

出 版 物:《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

年 卷 期:2014年第13卷第7期

页      面:727-730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主  题:血管性眩晕 椎动脉优势 基底动脉形态 

摘      要: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对基底动脉形态及血管性眩晕的影响,了解椎动脉优势导致眩晕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扬州市都江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7例后循环血管性眩晕患者,根据头部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分为椎动脉优势组(28例)和非椎动脉优势组(29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对其眩晕程度进行分级,分析2组患者椎一基底动脉情况及与血管性眩晕的关系。结果在28例椎动脉优势中,左侧优势21例(75%),右侧优势7例(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61,P=0.001);2侧基底动脉形状总体弯曲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29,P=0.006);椎动脉优势者大多为C型弯曲,少数为S型和反C型弯曲。椎动脉优势组和非优势组比较,优势组基底动脉弯曲比例(85.71%)高于非优势组(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96,P=0.000);基底动脉直径(4.68±0.57)mm、基底动脉弯曲度(3.50±0.93)mm大于非优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9,P=O.015;t=4.621,P=0.036)。椎动脉优势组眩晕严重等级高于非优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6,P=0.041)。眩晕严重等级与基底动脉弯曲程度和椎动脉直径差异程度呈正相关(r=0.328,P=0.013;r=0.458,P=0.002)。结论椎动脉优势患者基底动脉弯曲比例高、眩晕程度级别高: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血管性眩晕有相关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