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羊口疮的研究 收藏

羊口疮的研究

Studies on Orf in Sheep and Goats

作     者:沈正达 靳诚 沈斌元 王锡祯 罗德英 卢洪英 潘光炎 滕振文 陈燕军 宋勇 白吉荣 左玉婷 胡永浩 王蒲 汪清 常泽生 Shen Zhengda Jin Chen Sheng Binyung Wang Xizheng Luo Deying Lu Hongying Pan Guanyau Teng Zhengwen Cheng Yanjun Song Yong Bai Jirong Zuo Yuting Hu Yonghao Wang Pu Wang Qin Chang Zesheng(Department of Veterinary Medicine)

作者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 

出 版 物:《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1989年第24卷第1期

页      面:1-16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主  题:羊口疮 电镜技术 多倍性 抗全病毒抗体 迟发性变态反应 

摘      要:本文报道了对羊口疮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病理学、血清学诊断以及免疫预防等问题所进行的系列研究结果。应用电镜技术,首次在国内观察到了羊口疮的病原——羊口疮病毒。对该病毒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和理化学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该病毒的感染范围比较广泛,对干燥耐受性强,对热、紫外光和福马林敏感;在奶山羊睾丸细胞上生长良好,CPE变化显著,并有多倍性现象;通过系统取样和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到了病毒在培养细胞中的主要复制过程,以及培养细胞本身的亚微结构变化。试用差速离心联用30—45%蔗精密度梯度超速离心,能有效地提纯病毒,为纯化痘类病毒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中性无离子去污剂TritonX—100与2—巯基乙醇联合,可使病毒裂解,便于分离囊膜蛋白亚单位;用SDS—PAGE分析法,发现病毒最少可泳动出28条多肽区带,而病毒的囊膜亚单位则由18条多肽区带组成。将病毒亚单位作为抗原免疫羔羊,可激发羊只产生抗全病毒抗体和迟发性变态反应,这在国内属首次报道。流行病学的调查表明,羊口疮在甘肃省存在历史已久,分布广泛,对养羊业危害严重;病的自然感染主要见于绵羊和山羊,以羔羊最为易感,除口唇感染外,未见其他临诊病型;采取不同地区的病羊痂皮在羊体作交叉免疫试验,未发现病毒有型别差异。人工感染病羊的血常规检查和血清蛋白的电泳分析未见异常;病理组织学变化以表皮的网状变性、真皮的炎性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为最特征。首次在国内将反向间接血凝、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琼脂凝胶扩散以及血清中和等五种血清学方法用于羊口疮的诊断,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其中前三种方法在当时的国外文献中也未见有报道。以改良、完善现行方法为目的,对活毒苗免疫接种法作了系统的研究,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应急性免疫措施,有在疫区推广应用的价值;对灭活苗所进行的探索性试验表明,灭活的病毒似能激发羊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为今后进一步提高灭活苗的免疫效果以及研究其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打下了有益的基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