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粳杂种花粉不育基因的定位(英文)
Mapping of Loci for Pollen Sterility of Indica-Japonica Hybrids in Rice(Oryza sativa L.)作者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5 日本大学生物资源学部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100081
出 版 物:《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年 卷 期:2006年第32卷第4期
页 面:515-521页
核心收录:
基 金:Supported by National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of China(863 Program)(2002AA2Z1001-06) High TechnologyProject of Jiangsu Province(BG2001301) and Programof Introducing International Super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948Program)(2004-Z24)
主 题:水稻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分子标记 花粉不育 杂种不育性
摘 要:以IR36(indica)和热研2号(japonica,广亲和品种)为亲本,构建了包含180个单株的F2群体及包括110个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利用该F2群体,进行了水稻花粉不育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共检测到3个花粉不育QTL,分别位于第3、57、染色体上,此外,共检测到9个由雄配子引起的偏分离QTL,其中7个与ga-14和ga-11位点的配子败育类型相同。与花粉形态鉴定相比,偏分离的数据对检测F1杂种花粉败育基因更为敏感。在第56、染色体上控制偏分离的2个QTL位点,其杂合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偏高。在qHPS-5位点,粳型纯合子表现出比杂合子和籼型纯合子更低的育性水平。本研究获得的分子标记将有助于聚合尽可能多的中性亲和基因以解决亚种间F1杂种的花粉不育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