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变形及其机理 收藏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变形及其机理

Lithosphere deformation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 in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作     者:崔笃信 王庆良 胡亚轩 王文萍 梁伟锋 CUI Du-Xin;WANG Qing-Liang;HU Ya-Xuan;WANG Wen-Ping;LIANG Wei-Feng

作者机构: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710054 

出 版 物:《地球物理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年 卷 期:2009年第52卷第6期

页      面:1490-149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4[理学-构造地质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819[工学-矿业工程] 07[理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0825[工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704[理学-天文学]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0674057) 地震科学基金(A07132)资助 

主  题:青藏高原东北缘 岩石圈变形 GPS速度场 变形机制 地震SKS分裂 

摘      要:为了解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变形特征,进一步研究该地区地壳运动的壳-幔耦合机理,本文通过处理分析该地区1999~2007年多期GPS观测数据、1972~2000年水准测量数据和1992年及2007年相对重力测量资料,获得了该区域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较长时间段的垂直形变场和相对重力变化场.分析发现青藏高原东北缘东西部的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西部以北东向地壳缩短运动为主,而东部以顺时针旋转为主;东部以地壳隆升为主,速率在2.1 mm/a左右,而西部隆升的速率小于1 mm/a;相对重力变化则表现为在整体增大的背景下东部升高速率较大,平均为9.0×10^(-8)m·s^(-2)·a^(-1) ,而西部较小,平均值为3.1×10^(-8)m·s^(-2)·a^(-1).我们还发现,地壳不同变形形式的转换不是渐变的,而是发生在较窄的一个转换带内,这个转换带的整体走向为NEE,北部位于金昌与武威之间,中部在祁连山东部、门源以西,南部位于德令哈以东青海湖以西.最后结合前寒武纪构造格架、重力均衡异常资料和地震SKS分裂结果对形成这种运动态势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岩石圈物质侧向流动、岩石圈结构及壳-幔耦合方式差异可能是导致东部与西部岩石圈变形差异主要动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