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简介〔1〕〔2〕 收藏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简介〔1〕〔2〕

作     者:王美芳 

出 版 物:《心理学》 

年 卷 期:1996年第6期

页      面:32-36页

摘      要:[摘要]艾森伯格认为,柯尔伯格研究所用的两难情境在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她区分并设计出亲社会道德两难情境,并用来研究儿童的亲社会道德发展。本文扼要地介绍了艾森伯格关于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研究及其理论,并把该理论与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理论做了比较。关键词 艾森伯格,道德两难情境,亲社会道德思想范畴,亲社会道德判断艾森伯格(Nancy Eisenberg)是美国当前较有影响的儿童心理学家,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自1977 年她与马森(Paul Mussen)合著《关心、分享和助人之源》以后, 一直从事儿童亲社会领域的研究,相继发表80多篇论文和论著章节,成为该领域颇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基础上,她和她的合作者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的实验研究,创立了亲社会道德理论。近十多年来,我国心理学界对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多有评介和专题研究,但对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尚无专题介绍。目前,我国有诸多儿童心理学工作者正致力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而儿童亲社会方面的发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对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作一简单的介绍,是不无裨益的。1 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与理论儿童的道德发展作为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课题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真正引起心理学界重视这一课题的是本世纪20、3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开创性研究。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进行研究,概括出儿童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发展到自律。本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则对皮亚杰的理论框架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的扩充。一方面,他对皮亚杰的理论给与了高度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指出皮亚杰研究方法中存在的某些局限性,例如,对偶故事中造成较坏后果的往往不是故意的,造成较轻后果的往往是有意的;利用对偶故事不能很好地揭示儿童道德推理的过程;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内容维度较窄,有些对偶故事只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一个方面等。柯尔伯格从古代哲学家常用的假设两难情境得到启发,决定采用“开放式的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儿童对两难故事中的问题既可作肯定的回答,又可作否定回答。柯尔伯格真正关心的不是儿童作出哪一种回答,而是儿童证明其回答时所提出的理由[1]。 研究者通过利用一套标准问题评估系统(stan dard issue scoring)来评估儿童所提出的理由。具体的评估过程分为4步:(1)划分为问题;(2)划入规范;(3)划入要素;(4)把儿童回答的理由划入某一阶段[2]。柯尔伯格认为,研究者利用这一套评估系统来评估儿童的回答时,可将阶段结构(即阶段形式)从内容中区分出来,即儿童对具体道德问题的判断中概括出其道德判断形式(水平)。柯尔伯格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把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两种水平扩充为3种水平6个阶段:1、前世俗水平。阶段1: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阶段2:以比较行为的工具作用为定向。2、世俗水平。阶段3:以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到别人的喜爱或赞扬为定向;阶段4:以维护权威和秩序为定向。3、后世俗水平。阶段5:以社会契约为定向;阶段6: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为定向。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都是按顺序经过这几个阶段的,不能超越,只能循序渐进[3]。但在60年代到70年代初,柯尔伯格所做的许多实际研究发现,该阶段理论与儿童道德判断的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如只有少数成人(甚至大学生)达到阶段5,达到阶段6的更少见,在儿童道德判断中存在着某些回归现象等等。因此,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柯尔伯格对其理论进行了修正,增加了一些“过渡阶段,如阶段1和阶段2之间存在过渡阶段1/2,阶段2和阶段3之间存在过渡阶段2/3等等。但从整体上看,他的基本阶段模式没有变化[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