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作为认识活动的表象的结构分析 收藏

作为认识活动的表象的结构分析

作     者:萨仁琢 

出 版 物:《哲学原理》 

年 卷 期:1997年第11期

页      面:13-17页

摘      要:表象在人类认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准确把握表象的内在结构、辩证本性及其运动是正确理解人类的思维活动,特别是理解概念运动,及不同思维形式间辩证统一的本性等重大理论问题的必要条件。但是,在目前学术界对表象的通常理解中,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对表象的内在结构,特别是对作为认识活动的表象的结构还缺乏深入的分析。本文拟从此角度对此问题做些探讨。1、在通常的认识中,往往将表象仅看作是感性认识, 认为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表象具有不局限于眼前直接感知对象的间接性、概括性、创造性等特点。在心理学中,表象就是记忆表象。虽然在心理学中也讲想象表象,但它也仅是记忆表象的变形。总之,在通常的理解中,表象虽有概括性、创造性等特点,但它仍属于感性认识的一个阶段。这里所讲的概括性,是指形象的概括性,仍然未涉足于意义世界。针对这种通常理解,有些研究者已经不满意了。有的研究者从表象在认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和“从抽象思维到实践两个发展阶段中具有的不同性质、作用的研究中,指出:认为表象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而不能提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认为在“由抽象思维到实践这一认识阶段中的表象作为思想意图转化而成的形象的当量,是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统一体,它在一定范围内是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的。(参见姚劲超:《试论表象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这种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是表象研究中的一大进步。的确, 表象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感性认识。比如,科学家头脑中的有关原子模型的表象,艺术家头脑中的典型形象,都很难归结为单纯的感性认识。在诸如此类的表象中,因其反映了对象的内在结构和实质,已经属于理性认识的范围了。可见,表象既可以存在于感性认识中,也可以存在于理性认识中,存在于人的思维活动中。表象自身的内容就是反映对象的形象和反映对象的内在结构的有机统一。并且正是这种有机统一才提供了认识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和由抽象思维到实践飞跃的可能性;才提供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展的根据;才提供了以感性为中介的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可能。所以,我们认为不能将表象仅仅理解成感性认识的范畴。2、表象的内容无论在感性认识中还是在理性认识中, 都是形象和意义的统一。一方面,表象是一种形象,有具象性和直接性的特点;另一方面,表象又表达和体现着对象的意义,反映着对象的规律和内部结构。在认识发展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不同阶段上的表象所含蕴的意义,只有明显与不明显的区分而没有含蕴与不含蕴的区别。在感性认识阶段的表象,是以形象的方面为主导,而其中包含的意义不易为人所觉知,人们仅仅能看出形象在意义的统辖下所表现出来的概括性;但到了理性认识阶段,表象中所含蕴的意义就十分明显了,甚至成了表象的主导方面。但不管是以形象方面为主导还是以意义方面为主导,表象中的意义方面和形象方面总是相互渗透的。意义是包含形象在内的对立统一体;形象也是包含意义在内的有机整体。它们是同一表象内容的两面,从两端表达着同一表象的整体。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