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银行业的挑战与我们的对策 收藏

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银行业的挑战与我们的对策

作     者:李若谷 

出 版 物:《金融与保险》 

年 卷 期:2001年第6期

摘      要:金融全球化是当今世界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它对国际经济金融和各国银行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金融开放程度不断加大,我国银行业也日益面临来自金融全球化的挑战与压力。一、金融全球化的定义及特征关于金融全球化的含义,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仍无一致的定论。国外经济学家倾向于将其定义为资金或资本或金融服务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大量和自由地流动的趋势;国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金融全球化是指因全球范围内金融管制放松和金融业开放加速而使国别资本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的趋势。综合国内外的观点,金融全球化可以被定义为:各国经济与金融的相互依存关系因国别资本或金融服务可以迅速地、大量地和基本上不受限制地跨国界流动而变得日益密切的动态过程。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金融资本已呈现两种不同的形态:一是随着生产、投资和贸易的全球化而运作的产业(生产性)资本;二是脱离生产、投资和贸易而以投机为主要目的独立运作的虚拟资本。这两种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目的、速度及其对世界经济和国别经济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为便于分析,我们还可以将金融全球化分为融资全球化和金融交易全球化两大类,即一级与二级金融市场全球化。根据上述定义,金融全球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国际证券资本交易规模快速增长。80年代以前,主要工业国家跨国界的债券与股票交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不到10%。80年代以后,在各国金融日益自由化、金融交易成本大幅下降和金融创新不断涌现的推动下,这个比重迅速上升。到90年代中期,该比重在大多数工业国家已超过100%。1998年,该比重在意大利高达640%。二是国际短期资本交易量(如外汇交易量)猛增,虚拟资本增长迅猛。有资料显示,从1986年至1998年,全球的外汇日交易额从2000亿美元增至1.74万亿美元,增长将近7.6倍。外汇年均交易量远远超出世界出口额。1986年,年外汇交易量为当年世界出口总额的26倍。1998年,该比例上升至83倍。这说明外汇市场的交易活动基本上已经脱离国际贸易的需要。三是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世界主要股市和主要国家利率水平基本上呈同步变化,这说明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已明显提高。四是全球外汇储备分布分散化。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前的1968年,全球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二掌握在工业国家的手里,其中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占10.9%、12%和7%,发展中国家只占三分之一。这种格局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发生了重大变化。到1998年,工业国家占有的外汇储备比重下降至41.5%,而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则上升至58.5%。美、德、日三国的比重分别为2.2%、3.9%和12.4%。中国的外汇储备占全球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不足0.6%上升至1998年的8.8%,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这些变化表明全球外汇储备资源的集中程度已大大削弱。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