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定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型)脑血流动力学... 收藏

定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型)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Brain Hemodynamic of Dingxuan Decoction in Treatment Tanshi Zhongzu Type of Vertebrobasilar Aitery Insufficiency

作     者:孙明媚 焦富英 SUN Mingmei;JIAO Fuying

作者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沈阳110034 

出 版 物:《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16年第18卷第5期

页      面:154-156页

学科分类:100506[医学-中医内科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辽宁省卫生厅临床应用能力建设项目(2012-Lnzyxzk-04) 

主  题:椎-基底动脉 眩晕 痰浊中阻 定眩汤 

摘      要:目的:研究定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型)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定眩汤口服;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1个疗程15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治疗后第28天给予TCD观察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判断患者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5%,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2)治疗后14 d两组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血流速度均增快,以治疗组增快较为明显,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3)治疗后28 d治疗组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血流速度进一步增快,对照组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血流速度较前无明显变化,两者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5)。结论:定眩汤可以通过增加脑血流速度,改善脑循环,有效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