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关于当代中国政党协商的几个基础性问题 收藏

关于当代中国政党协商的几个基础性问题

作     者:宋俭 柯友平 

作者机构: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 版 物:《湖北社会科学》 (Hubei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5年第3期

页      面:25-2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11ZD071)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社会主义 协商民主 政党协商 基础性问题 

摘      要: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政党协商是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政党协商具有多重属性,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还是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重要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平台。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政党协商具有精英吸纳、决策咨询、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等多重功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是政党协商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执政党与各参政党间的直接协商。政党协商的内容较之其他形式的协商民主更加重要。政党协商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是社会主义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原则、依法协商原则、平等协商原则、包容多元原则、协商的效能和程序原则。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党协商的程序建设,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机制应成为新形势下推进政党协商的重中之重。必须重视政党协商基础理论的研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