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时对外源性呼气末正压的生理学反应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时对外源性呼气末正压的生理学反应

Physiologic response to external 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作     者:刘阳 魏路清 吕福云 王火 曹文理 苏彬 LIU Yang;WEI Lu-qing;L

作者机构: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天津300162 

出 版 物:《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年 卷 期:2007年第30卷第10期

页      面:756-76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机械通气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呼吸生理学 

摘      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对外源性呼气末正压的生理学反应规律,揭示反应个体化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由急诊室收入我院呼吸科重症监护室的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15例,仰卧位经口气管插管后接 Evita 4呼吸机(德国Draeger 公司),采用容量控制通气对受试者序贯给予相当于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水平20%、40%、60%、80%、100%、120%的外源性呼气末正压,每次给予外源性呼气末正压后均测量气道阻力、呼吸系统顺应性、气道平台压、总呼气末正压水平。根据施加外源性呼气末正压后患者气道平台压的变化,将15例患者分为正常反应组(11例),反常反应组(4例),对两组间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15例患者当外源性呼气末正压为80%、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为100%水平时的气道阻力分别为(18.5±2.0)cm H_2O·L^(-1)·s^(-1)(1 cm H_2O=0.098 kPa)、(18.0±2.2)cm H_2O·L^(-1)·s^(-1),与外源性呼气末正压为0时的气道阻力[(23.0±2.9)cm H_2O·L^(-1)·s^(-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5.36、6.27,P 均0.05);正常反应组患者在外源性呼气末正压分别为40%、80%、100%、120%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时,ΔP_(plat40),ΔP_(plat80),ΔP_(plat100),ΔP_(plat120)分别为(-0.020±0.970)cm H_2O、(1.6±1.0)cm H_2O、(4.0±2.9)cm H_2O、(6.4±3.3)cm H_2O,与反常反应组[(-7.500±0.920)cm H_2O、(-4.4±1.4)cm H_2O、(-3.8±1.9)cm H_2O、(-1.6±1.2)cm H_2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9.64、-5.90、-3.80、-3.92,P 均0.01)。结论提示部分无自主呼吸的被动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外源性呼气末正压是有益的,可以使患者气道平台压显著下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