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1981-2010年黑河流域中下游对流层大气比湿变化 收藏

1981-2010年黑河流域中下游对流层大气比湿变化

Variation of tropospheric specific humidity upon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during 1981-2010

作     者:许宝荣 邹松兵 杜得彦 熊吉吉 陆志翔 阮宏威 肖洪浪 XU Baorong;ZOU Songbing;DU Deyan;XIONG Zhe;LU Zhixiang;RUAN Hongwei;XIAO Honglang

作者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黑河流域生态水文与流域科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黑河水资源与生态保护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30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00 

出 版 物:《冰川冻土》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年 卷 期:2016年第38卷第1期

页      面:57-6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425304 41571031 41471163)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3DFG70990)资助 

主  题:黑河流域中下游 对流层大气 比湿 气候特征 变化速率 

摘      要:利用黑河流域4个探空站不同等压面的大气温度及露点差序列,分析1981-2010年区域对流层大气比湿垂直廓线的气候特征、年均比湿和季节平均比湿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以及季节对年均比湿年代际变化趋势的贡献.研究表明,水汽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低层,比湿极大值均出现在夏季,其平均比湿仅为全国平均比湿的0.4~0.77,200 h Pa等压面比湿与全国平均比湿接近,季节变化微弱.除夏季700 h Pa等压面比湿上升外,年均比湿与季节比湿呈下降趋势,且沿廓线向上年均比湿与季节平均比湿的相对下降速率逐渐增大.典型等压面700 h Pa、500 h Pa和200 h Pa年均比湿和季节平均比湿先增大后减小,以1980年代中期和2002年为界经历了"干-湿-干"过程,30年来比湿极大值出现在2002年,其变化幅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弱.冬季平均比湿距平变化最为平稳,夏季比湿波动最大.区域1990年代比湿整体增加,但2000年代则相反,且比湿减小幅度是1980年代比湿增幅的10倍,1990年代的5倍.1980年代年均比湿增大主要通过秋季来贡献;1990年代的年均比湿增大通过夏秋季贡献;2000年代比湿大幅下降仍以夏季贡献最大,秋季贡献统计上最明显.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