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演模型的地震处理技术保幅性分析与评价
Model-based relative-amplitude-preserved estim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seismic processing technology作者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新疆勘探项目管理部山东东营257000 中国石化股份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4
出 版 物:《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年 卷 期:2012年第19卷第4期
页 面:46-49,114页
学科分类:081801[工学-矿产普查与勘探] 081802[工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湾盆地南部精细勘探关键技术"(2008ZX05000-006-04)
主 题:正演模型 相对保幅性 残差法 振幅曲线 反褶积 振幅补偿
摘 要:目前在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相对保幅性评价方面,还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实际资料由于受到噪声和地表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对处理技术的相对保幅性难以进行定量评价。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基于正演模型的振幅曲线统计法、残差法、AVO属性分析法和振幅比法等4种保幅性评价方法,即利用正演数据,在影响因素比较单一的条件下,采用相应的保幅性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了处理前后正演数据的变化,对几何扩散补偿、预测反褶积和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处理技术的保幅性进行了评价。速度场精度对几何扩散补偿处理的相对保幅性有较大影响,采用准确的速度是提高处理保幅性的基础。预测反褶积虽然能提高分辨率,但相对保幅性较差,实际资料处理时应结合井资料进行细致的参数分析,提高处理的相对保幅性。对于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处理,参与运算的炮数越多,处理结果的相对保幅性越好,实际资料处理时,应该利用尽可能多的数据进行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