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CTA观察右半结肠缺血性结肠炎与肠系膜上动脉钙化斑块的关系 收藏

CTA观察右半结肠缺血性结肠炎与肠系膜上动脉钙化斑块的关系

CTA observation on relationship of right collateral ischemic colitis and calcified plaque of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作     者:陈佳莉 步军 吴禹 刘晓雯 梁治平 黄乐平 CHEN Jiali;BU Jun;WU Yu;LIU Xiaowen;LIANG Zhiping;HUANG Leping

作者机构: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220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放射科广东广州510623 

出 版 物:《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9年第35卷第3期

页      面:395-39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0710[理学-生物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703[理学-化学] 10[医学] 0702[理学-物理学] 1009[医学-特种医学] 

基  金: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5A020210004) 

主  题:结肠炎,缺血性 肠系膜上动脉 钙化斑块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摘      要: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缺血性结肠炎(IC)与肠系膜上动脉(SMA)钙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SMA CTA检查的605例患者,分为IC组(n=81)和非IC组(n=524),比较2组间SMA钙化斑块的检出率,分析IC组与非IC组SMA钙化斑块的数目、形态、部位、开口处和最窄处的狭窄程度,绘制ROC曲线评价狭窄程度诊断IC的效能。结果 IC组SMA钙化斑块的发生率(13/81,16.05%)高于非IC组(33/524,6.30%;P=0.002)。IC组钙化斑块数目多于非IC组(P=0.043);2组间钙化斑块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组中,SMA钙化斑块多位于远段,非IC组多位于近段或中段;2组间斑块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1)。IC组与非IC组间SMA最窄处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诊断I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P0.001),敏感度为76.92%(10/13),特异度为87.88%(29/33)。结论当SMA钙化斑块数量较多,发生在远段,且其最窄段狭窄程度≥25%时,提示IC。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