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慢性腰痛(cLBP)针刺“同病异治”效应的脑网络影像学的客观... 收藏

慢性腰痛(cLBP)针刺“同病异治”效应的脑网络影像学的客观评价

Objective evaluation on brain network imaging of “treating same disease with different methods” effect of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 (cLBP)

作     者:邹燕 汤伟军 王松伟 黄建华 李霁 ZOU Yan;TANG Wei-jun;WANG Song-wei;HUANG Jian-hua;LI Ji

作者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上海200040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上海200040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科上海200040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上海200040 

出 版 物:《复旦学报(医学版)》 (Fud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9年第46卷第2期

页      面:167-17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上海市科委引导类项目(14401932800) 

主  题:慢性腰痛(cLBP) 同病异治 针刺治疗 脑网络 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法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诊断病(慢性腰痛)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肾虚和非肾虚慢性腰痛),并观察不同证型针刺治疗前后脑活动间的差异性,用以研究同病异治理论。方法采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技术经不同针刺方案对由16例肾虚腰痛患者和16例非肾虚腰痛患者组成的32例慢性腰痛组进行治疗,对25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扫描,并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法对健康对照组和慢性腰痛组(包括肾虚和非肾虚)分别进行分析,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结果相对健康对照组,慢性腰痛患者ReHo值增加的区域主要在于双侧颞下回、左侧颞上回、左顶上叶等;ReHo值下降的区域主要在双侧中央后回、双侧额上回、右侧辅助运动区等。相比非肾虚腰痛组,肾虚腰痛组患者ReHo值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左侧颞上回、右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右侧楔叶、右侧顶上回等,无ReHo值显著下降的脑区。经过分型治疗后,非肾虚腰痛组和肾虚腰痛组的脑ReHo图均与健康对照组相接近,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中医证型慢性腰痛会引起脑区不同的活动变化,脑网络能够反映同病异证之间的差异。不同取穴方案均能改善疼痛症状,且改善程度间无明显差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