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康德的政治哲学 收藏

论康德的政治哲学

作     者:王岩 

作者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社科系 

出 版 物:《江苏社会科学》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1996年第5期

页      面:79-8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3[哲学-外国哲学] 

主  题:康德 政治哲学 实践理性 资产阶级 “彼岸世界” 道德法则 意志自由 绝对命令 “至善” 政治思想 

摘      要:伊曼努尔·康德(172-1804年)的政治哲学处处体现了其思辨哲学的浓重气息。他用一千十含蓄、晦涩、抽象语言和方法论证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人类美好未来的追求。然而,康德又是一位18世纪时期德国市民阶级的代言人,特殊的社会现实所造就的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卑躬屈膝的庸人气息在康德的政治哲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他接受和继承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主张资产阶级民主,赞扬三权分立,同情法国和美国革命,但是他又反对任何革命,强调改变有缺陷的政治制度只能通过统治者自己的改革,不能通过人民革命来达到。他向往革命的基本原则——自由和平等,却又认为自由只是一种观念和理想,在“此岸世界中不可能实现,从而把人类的这种美好原望推到了可望而不及的“彼岸世界,把许多在现实政治生活中难以实现而又热切向往的美好理想,统统转移到抽象的思辨领域。精神吞并存在,梦幻改造现实,在彼岸世界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这就是康德政治哲学的总特点。一、思辨模式论——康德政治哲学的方法论基础用思辨的方法表达政治思想,这是康德的一大特色。除厂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因外(正如上文所述),它更重要的是受到康德本人的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影响。康德首先从...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