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传统农区过去300年耕地重建结果的对比分析 收藏

中国传统农区过去300年耕地重建结果的对比分析

Comparisons of Reconstructed Cropland Area from Multiple Datasets for the Traditional Cultivated Region of China in the Last 300 Years

作     者:何凡能 李士成 张学珍 葛全胜 戴君虎 HE Fanneng;LI Shicheng;ZHANG Xuezhen;GE Quansheng;DAI Junhu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出 版 物:《地理学报》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2年第67卷第9期

页      面:1190-120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7[理学]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70104[理学-应用数学]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0701[理学-数学] 

基  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CB9509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61 41001122) 

主  题:耕地数据集 分析对比 中国传统农区 过去300年 

摘      要:土地覆被变化是气候与生态效应模拟研究的重要参量。SAGE和HYDE两个全球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在相关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区域尺度上的应用,其可靠性如何,至今少有论及。以我国学者重建的传统农区历史耕地数据集(CHCD)为基础,从全区、省区和网格(60km×60km)三个空间尺度,对SAGE(2010)和HYDE3.1数据集中有关中国传统农区历史耕地重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SAGE(2010)数据集对中国传统农区耕地数量重建是以单一线性插补而得,其中1700-1950年是以0.51%的年均增长率线性递增,1950年后是以0.34%年均速率线性递减,这种标准化变化趋势不能客观反映传统农区土地垦殖的真实历史,耕地面积也明显高估,与CHCD数据集不具有可比性;(2)HYDE3.1数据集吸纳了区域性研究成果,使其在总量上与CHCD数据集较为接近,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但其在省区和网格尺度上与CHCD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相对差异率超过70%(70%)的网格占比高达56%~63%,超过90%(90%)的网格占比也高达40%~45%;而相对差异率介于-10%~10%的网格占比仅为5%~6%,介于-30%~30%的网格占比也仅为17%左右;(3)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献,建立更高精度的中国区域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是提高区域气候与生态效应模拟研究质量的重要保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