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华北地区两年三熟制形成问题再讨论 收藏

华北地区两年三熟制形成问题再讨论

Rediscussion on the Formation of Two-year three cropping System in North China

作     者:王保宁 耿雪珽 WANG Bao-ning;GENG Xue-ting

作者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358 

出 版 物:《中国农史》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年 卷 期:2019年第38卷第1期

页      面:15-2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101[农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主  题:两年三熟制 “耕耙耱” 小豆 

摘      要:不同于人口压力促成华北地区两年三熟制的传统解释模型,本文认为魏晋时期华北地区以冬小麦-小豆-粟为茬口组合的两年三熟制,是人口下降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魏晋时期的因劳动力匮乏而形成的相对集约化农业扩大了对于精耕细作技术的内在需求,而保墒抗旱技术的逐步普及则推动出现了麦、粟双主粮作物结构,继而吸纳兼具肥料与食用功能的小豆,组成常态化的两年三熟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