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综述 收藏

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综述

A general study review of site formation processes for Paleolithic open-air sites

作     者:裴树文 PEI Shuwen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出 版 物:《人类学学报》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9年第38卷第1期

页      面:1-1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60102[历史学-史前考古] 0601[历史学-考古学] 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60305[历史学-专门史与整体史] 06[历史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603[历史学-世界史]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2029 41372032) The 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 through a grant to the Stone Age Institute资助 

主  题:旧石器时代 地质考古学 形成过程 旷野遗址 水流改造 Glynn Isaac 

摘      要:遗址形成过程(或成因)研究是以地质考古学的研究手段为出发点,解读古人类遗址的形成和埋藏过程,其研究结果对正确解读遗址完整性和早期人类生存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方向在中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鉴于旷野遗址在保存早期人类化石及遗物方面的特殊地位,本文以地质考古学为出发点,系统分析有关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所涉及的科学问题,对Glynn Isaac在东非创立的一套系统解读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所涉及的指标进行梳理。此外,作者以古人类活动遗物的埋藏和空间分布特征为切入点,详细介绍目前从事旷野遗址成因研究所涉及的关键指标及学术意义,并对中国境内有关遗址成因研究以及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讨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