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复苏的实施
出 版 物:《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Nursing Foreing Medical Science))
年 卷 期:2004年第23卷第6期
页 面:274-276页
学科分类:1011[医学-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摘 要:急救复苏是指对由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肺做功停止的患者进行人为的维持其呼吸、循环功能的方法。心肺复苏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维持脑循环使患者不遗留神经学的后遗症。一般情况下,循环停止后3~5s患者出现意识消失,1 0~1 5s发生抽搐,30~6 0 s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心肺功能停止3~5s即给大脑造成不可逆转的变化,此后即使心跳恢复,大脑功能也不再恢复。只有保证至少2 0 %的正常脑血流量,才能维持脑细胞的生存。护士常常是最初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因此,护士能够迅速且正确地实施心肺复苏是非常必要的。急救时是多名医护工作者共同携手采取行动,此时应尽可能地集聚更多的医护人员,且发现者不得离开现场。为了避免引起患者及家属过度的不安,医护人员在行动时应沉着、冷静。在急救复苏时,为了恢复功能低下的脏器功能及循环血量,一般多采用儿茶酚胺类药物、碱化剂碳酸氢钠、副肾类固醇制剂及抗心律不齐、抗痉挛类药物。心肺复苏分一次急救处置( BLS)和二次急救处置( ACLS)。BL S与ACLS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特殊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心肺复苏的方法如下。呼吸道堵塞的原因 呼吸道堵塞的部位分气管以下和咽喉部。气管以下较少见,多由肿瘤、异物引起。咽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