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鹿的群体结构和活动节律分析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activity rhythm of sambar deer(Rusa unicolor)作者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5 四川鞍子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崇州611230 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南充637002
出 版 物:《兽类学报》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9年第39卷第2期
页 面:134-141页
基 金:崇州市农发局鞍子河保护区重点物种(水鹿)调查服务(第二次)项目(CZCG2016-0407NFJ)
主 题:鞍子河自然保护区 水鹿 红外相机技术 种群结构 日活动节律 舔盐活动节律
摘 要:水鹿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四川鞍子河自然保护区的非盐井生境和盐井生境(盐场)对水鹿的群体结构、日活动节律及舔盐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基于设置的108个红外相机,共收集到水鹿在非盐井区域的独立照片620张,盐井区域的独立照片401张。水鹿日活动节律在不同季节具有较大差异:春季日活动高峰出现在17:00~20:00;夏季无明显日活动高峰;秋季日活动高峰出现在17:00~19:00;冬季日活动高峰分别出现在08:00~10:00、17:00~19:00、23:00~02:00。舔盐活动高峰出现在22:00~04:00,雌雄个体舔盐活动节律大致相同(重叠指数Δ=0.738)。水鹿有单独舔盐和集群舔盐两种方式,其中单独舔盐出现频率较高(占总访问频次的57.6%);舔盐的群体一般大小为2~7只,但以2只的群体居多(占总访问频次的21.5%)。在非盐井区域和盐井区域独立照片中水鹿的雌、雄出现比例分别为2.05∶1和2.66∶1,表明雌鹿可能更需要补充盐分。本研究结果为保护区内水鹿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基础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