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裂缝-孔洞型储集层注氮气辅助重力泄油实验 收藏

裂缝-孔洞型储集层注氮气辅助重力泄油实验

Experiments on nitrogen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 in fractured-vuggy reservoirs

作     者:王敬 姬泽敏 刘慧卿 黄义涛 王一爽 蒲玉龙 WANG Jing;JI Zemin;LIU Huiqing;HUANG Yitao;WANG Yishuang;PU Yulong

作者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出 版 物:《石油勘探与开发》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年 卷 期:2019年第46卷第2期

页      面:342-35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缝洞型油藏改善水驱潜力及效果预测方法研究"(2016ZX05014-003-00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2462018QNXZ01) 

主  题:裂缝-孔洞型 储集层 注气辅助重力泄油 注采方式 开发效果 剩余油分布 

摘      要:通过设计、制作裂缝-孔洞型储集层可视化实验模型,开展了该类储集层注氮气辅助重力泄油实验,分析了注采方式、注气速度、注采井型及驱替方向(垂向、平面)对开发动态、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裂缝-孔洞储集层注氮气辅助重力泄油,注采井间波及范围取决于生产井与储集层的沟通位置,局部驱油效率决定于裂缝-孔洞配置关系;均质裂缝储集层采收率高,裂缝开度越大采收率越高;受低连通度和重力分异共同影响,裂缝下部盲端孔缝、孔洞下部、低开度-低角度裂缝是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区域,受注采井与储集层沟通关系的影响,在未井控的储集层下部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注气速度越高、裂缝非均质性越强,生产井气窜越早、最终采收率越低;水平井注采开发效果最好,无底水时可以考虑水平井注采;裂缝-孔洞型储集层注气开发在构造低部位优先布生产井,构造较高部位生产井气窜及时关井可以提高注入气利用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