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冲边界成矿作用研究进展及若干问题
CHEN Huayong,XIAO *** of subduction zone:The progress and future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出 版 物:《地学前缘》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年 卷 期:2014年第21卷第5期
页 面:13-2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4[理学-构造地质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819[工学-矿业工程] 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7[理学]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0816[工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新疆北部古弧盆体系成矿机理"(2014CB440802)
摘 要:板块俯冲作用是板块运动的重要形式,其在板块边缘产生以弧盆体系为特征的地质构造单元及相关的成矿作用,如火山弧及相关的斑岩型铜矿床、弧后盆地及相关的火山岩赋存块状硫化物矿床等。板块俯冲边界形成的矿床多具有规模大、带状聚集分布,金属种类多样和易开采等特点,对全球铜、金、铁等资源储量贡献巨大。近些年来俯冲边界成矿作用取得了很多进展,如:基本建立了斑岩及浅成低温成矿模式和勘查模型;确认了古今VMS型成矿系统并建立相应的成矿模式;重新确立了一些与俯冲作用相关的新矿床类型等。但是,俯冲边界成矿作用仍然存在较多的科学问题,如:斑岩铜矿的成矿机制,特别是成矿背景、成矿岩浆作用的特点、金属来源和萃取机理等方面争议较大;不同俯冲边界(如环太平洋安第斯、西南太平洋、北美西部、中国东部等成矿带)成矿差异性机制以及古弧盆体系后期改造的过程与影响等。这些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正引领着俯冲边界成矿作用研究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