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财政转移支付的空间格局及其对中国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效应 收藏

财政转移支付的空间格局及其对中国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效应

Spatial Pattern of Fiscal Transfer and Its Effect on the County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作     者:高菠阳 王萌 任建宇 GAO Boyang;WANG Meng;REN Jianyu

作者机构: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 版 物:《经济地理》 (Economic Geography)

年 卷 期:2018年第38卷第11期

页      面:30-3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30751、41871115) 

主  题:财政转移支付 税收返还 县域社会经济发展 均衡发展 生态功能区 

摘      要:基于县域尺度财政转移支付数据,利用空间分析、熵权TOPSIS、GMM动态面板模型等方法,对我国转移支付空间格局及其社会经济发展效应进行测度,研究发现:首先,转移支付分布基本与分配机制吻合,呈现西多东少的基本特征,而税收返还则反之。特定区域如生态功能区、老少边穷地区等转移支付呈现投入增加的态势,总体而言财政转移支付并没未有效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其次,转移支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分为总量影响、结构影响和双向影响。其中总量影响为正向影响,结构影响中无条件转移支付主要体现为总量效应,有条件转移支付则会通过影响地方政府决策而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机制,双向影响指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于转移支付具有反向影响,对地方政府财税努力形成负向激励,弱化转移支付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后,综合性转移支付和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均起到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并未有效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差距,其中负向激励和软性公共产品投入不足可能为其中的重要因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