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乙二醛存在时脲醛树脂的控制性聚合现象 收藏

乙二醛存在时脲醛树脂的控制性聚合现象

UREA FORMALDEHYDE POLYMERIZATION CONTROLLED BY USING GLYOXAL

作     者:郝志显 王淑珍 王乐乐 程艺艺 郭玉清 王晓刚 朱志荣 甘礼华 徐子颉 陈龙武 

作者机构:同济大学化学系上海200092 

出 版 物:《高分子学报》 (Acta Polymer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3年第23卷第7期

页      面:878-88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70305[理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80501[工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703[理学-化学] 

基  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09ZR1434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20703031)资助项目 

主  题:脲醛树脂 微球 乙二醛 杂化 二氧化硅 

摘      要:考察了乙二醛存在时脲醛树脂的控制性聚合现象.聚合微球的粒径分散在1.0~14μm之间,但当乙二醛存在时粒径集中在6.5~9.0μm;控制乙二醛的用量和比例可以调整所得微球的大小、改善微球的形貌和均匀性.添加乙二醛或增加乙二醛的比例能大幅延长沉淀反应的诱导期(延长25%以上);红外分析以及XRD分析结果证明醛基总量或甲醛比例的增加都可减小聚合产物的结晶性特征;乙二醛的存在调整了脲醛树脂的成核过程或初级粒子的生长速度,推测乙二醛覆盖了聚合物的表面或表面活性位,限制了尿素甲醛的扩散反应过程.乙二醛存在时杂化过程所得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仅为杂化微球的20%,分析结果推测杂化微球中存在氧化硅的径向含量梯度,这种梯度是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杂化和脲醛树脂的聚合速度差异造成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