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的云南蓝果树保护措施探索 收藏

基于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的云南蓝果树保护措施探索

Conservation of Nyssa yunnanensis Based on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Using ISSR Markers

作     者:向振勇 张珊珊 杨文忠 康洪梅 XIANG Zhen-yong;ZHANG Shan-shan;YANG Wen-zhong;KANG Hong-mei

作者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 

出 版 物:《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年 卷 期:2015年第16卷第3期

页      面:664-66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7[农学-林学] 08[工学] 0829[工学-林业工程] 09[农学] 

基  金:国家林业局珍稀濒危物种野外救护与繁育项目(2012BY1002 2013YB1002 2014YB1004) 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项目(2013YB1005) 云南省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009CI098) 

主  题:云南蓝果树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濒危机制 科学保护 

摘      要:保存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潜力是成功拯救保护濒危物种的关键。云南蓝果树(Nyssa yunnanensis ***)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的极度濒危野生植物,也是国家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的目的物种。为了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64株极度濒危物种云南蓝果树子代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2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77个稳定、清晰的条带。其中58个为多态性条带,物种水平上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L)变动范围为50.00%-87.50%,平均值为(74.65±0.01)%;等位基因观察值(Na)为1.7532;有效等位基因观察值(Ne)为1.580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3206,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变动范围为0.15-0.44,平均值为0.27±0.01;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I)随着样本数的增加而升高,但当样本数达到24及以上时,Shannon's指数的数值基本不再变化。基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从地质历史原因和人为干扰因素等方面对云南蓝果树的濒危机制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云南蓝果树保护措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