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山地土壤优先流路径的染色示踪研究 收藏

山地土壤优先流路径的染色示踪研究

TO INVESTIGATE SOIL PREFERENTIAL FLOW PATHS IN MOUNTAIN AREA USING DYE TRACER

作     者:刘目兴 杜文正 Liu Muxing;Du Wenzheng

作者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 

出 版 物:《土壤学报》 (Acta Ped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3年第50卷第5期

页      面:871-88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125)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CDB01205) 武汉市晨光计划(201150431112)资助 

主  题:森林土壤 大孔隙 优先流 染色示踪 长江三峡 

摘      要:在山地林区开展土壤大孔隙及优先流的实验研究,可深化对森林土壤涵养水源机理的认识,为山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和植被恢复提供依据。利用剖面染色与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沿长江三峡大老岭-邓村一线,对山地不同垂直带内土壤优先流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优先流路径对剖面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山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山地黄棕壤、低山暖性针叶林-山地黄壤中大孔隙孔径大、分布广,有利于优先流的形成和入渗。受耕作扰动的弃耕土壤中大孔隙结构遭到破坏,优先流路径与森林土壤不同,且渗流强度较弱,染色区域较浅。森林土壤各发生层内优先流特征差异显著,腐殖质层内以洞穴流为主,水分与土壤基质域交换较少,多通过大孔隙快速下渗。淋溶淀积层内洞穴流消失或减弱,侧向渗透增强。低山暖性针叶林-山地黄壤质地较粗,出现以裂隙为主的大孔隙,优先流表现为裂隙流。弃耕土壤各发生层均表现为指流,染色面积随深度减小,侧向渗透基本稳定。植被-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山地土壤优先流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应促进土壤优先流路径的发育。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