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黄铁矿的环带结构与金矿源的关系——以皖南东至金矿化区为例 收藏

黄铁矿的环带结构与金矿源的关系——以皖南东至金矿化区为例

IMPLICATION OF THE ZONAL TEXTURE OF GOLD-BEARING PYRITES ON GOLD SOURCE: AN EXAMPLE FROM DONGZHI GOLD METALLOGENIC FIELD, SOUTHERN ANHUI

作     者:杨书桐 

作者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出 版 物:《地质找矿论丛》 (Contributions to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

年 卷 期:1993年第8卷第2期

页      面:53-60页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子课题 

主  题:金矿床 矿化 黄铁矿 环带结构 矿源 

摘      要:本文通过对产于中元古界木坑组地层中的含金黄铁矿的矿物学成分研究,发现不少黄铁矿具有双重环带特征.含金黄铁矿在沉积成岩及后生作用过程中,其边缘由于处在相对开放体系里直接与粒间流体接触,从而受到流体的交代作用,使得一部分金被释放出来作为新的矿源被吸附富集在上部的炭硅泥建造里,同时黄铁矿颗粒边缘演变为沉积型特点;其核部由于封闭效应,使得金难以释放出来,成因上仍保留原始物源区成因特征.因此,黄铁矿边缘和核部造成的成分差和成因差就组成了双重环带结构即成分环带和成因环带.另外本文也进一步说明了含金黄铁矿的成分环带结构是金矿源得以活化转移的有利条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