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模式土壤酶活性与有机碳
Soil Enzymes and Organic Carbon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Models in Rocky-desertification Areas of Karst in Eastern Part of Yunnan Province作者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昆明650224
出 版 物:《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15年第43卷第11期
页 面:79-83,97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云南省教育厅研究项目(2013Y114)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2FD028) 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015-LYPTDW-138) 云南省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生态学)建设项目(05000511311)
摘 要:为探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对土壤质量的改良作用,以裸地为对照,利用冗余分析法,对滇东喀斯特石漠化地区4种不同植被模式、不同层次的土壤酶活性以及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植被模式下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及酶活性均表现为土壤表层最高,针阔混交林模式和灌草模式对提高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及酶活性的作用较显著;(2)研究区土壤有机碳与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淀粉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与其在RDA(冗余分析)排序图中的夹角变化规律一致;(3)在RDA排序图中,生境由有机碳质量分数较低的针叶林模式过渡到有机碳质量分数较高的灌草模式和针阔混交林模式时,在有机碳质量分数较高的生境中,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也较高。RDA排序图直观展示了土壤中各种酶活性对土壤有机碳的敏感强度,因此,可作为探索土壤环境因子与酶活性内在关系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