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电性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收藏

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电性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LITHOSPHERIC ELECTRICAL STRUCTURE OF THE QINLING OROGEN AND ITS GEODYNAMIC IMPLICATION

作     者:程顺有 张国伟 李立 

作者机构: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 国土资源部物化探研究所廊坊065000 

出 版 物:《地球物理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年 卷 期:2003年第46卷第3期

页      面:390-39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4[理学-构造地质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819[工学-矿业工程] 070801[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07[理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0825[工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704[理学-天文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 ( 49732 0 80 40 2 340 4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95 72 15 1) 

主  题:地球动力学 岩石圈 电性结构 水平流变边界层 低阻层 秦岭造山带 

摘      要:秦岭造山带三维电性结构特征的详细研究结果 ,结合其他多种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分析发现 ,自中新生代以来 ,尤其是晚近时期华北和扬子两地块向秦岭造山带持续陆内俯冲过程中 ,由于南秦岭岩石圈向北挤入作用 ,秦岭造山带的后陆冲断褶带和北秦岭厚皮叠瓦逆冲带 ,现今处于岩石圈叠置加厚与拆沉作用的初始期 ;与之相反 ,南秦岭正在经历拆沉 -底侵的物质再循环作用 ,佛坪一带可能发育新的地幔柱 ;此外 ,在造山带北、南深部边界与内部不同岩石圈块体之间还伴随强烈的不同性质的走滑作用和物质侧向传输 .最后探讨了秦岭造山带构造拆沉与巨厚岩石圈并存以及走滑构造作用等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